top of page

十二萬元的沉默:一位私校老師的離開與思考

作家相片: eduforeveryone123eduforeveryone123

已更新:3月23日

——寫給所有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們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標題寫著:「私中招考爆滿,錄取率竟比台大低!」我突然想起自己,曾經也是在一所私立學校服務的老師。只不過,我已經離開了,而那一次的離開,我付出了十二萬元的代價。


這不是什麼戲劇性的決定,而是一段深思熟慮、積壓已久的抉擇。


我不是那種輕易喊痛的人。在那段時間裡,我盡力投入:推動山野教育,帶學生登合歡、爬雪山;嘗試翻轉教學,早在疫情之前就開始錄教學影片。我是那種在乎學生學習、相信唯有把學生顧好,才是對學校真正好的老師。


我的故事是這樣的:


我原本是高一導師。後來因為父親病重,原打算申請「侍親假」,但考量到學校課務安排不易,我選擇與學校協調,以長期請假、每週幾天回校兼課的方式,努力在家庭與工作間找到平衡。(其實這方式中間經過許多曲折)


而在這之前,我也曾請過兩次育嬰假——在私校界,其實並不常見。當時學校願意支持,我一直放在心上。我心裡想的是:既然在我困難的時候學校願意釋出善意,那麼有時候我多撐一點、多幫一些,也沒有關係。


後來,去年暑輔開始,我結束請假,回歸學校。學校並沒有安排我回到原來的導師崗位,而是讓我轉任專任教師。除了基本的地理課堂時數,我同時身兼領域召集人、支援高三地球科學、協助學生小論文等多項任務。(這樣專任教師的 loading 加總起來,授課節數超過28-30節,也是常有之事。有時候也不見得比導師輕鬆!)


我沒有推辭。我知道導師們已經很辛苦,自己沒帶班,就多幫一點。這本就是一個團隊該有的互相支持。


直到暑輔即將結束的那天,學校突然臨時通知我:


「你要去接職業類科的高一導師。」


這件事沒有事先溝通,也沒有轉圜空間。我審慎評估後,跟學校說:「考量家庭照顧需要,在原本的普通科已排定的課務下,臨時再加上導師工作,我實在力有未逮。」


我完全能夠想像,若接下這個職務,我將會面臨三輸的情況:沒時間備課、沒時間處理班務、沒時間陪伴家人。我的導師班、任課班學生、以及我的家人(包含我自己),都會嚴重受到影響。


我的離職,不是衝動的選擇,而是我深知,唯有這樣,學校才還有時間安排替代方案,不讓學生權益受影響。如果我貿然接下,要不是硬撐累垮自己,就是中途離開,受傷的還是學生。


我甚至想過,如果學校在暑輔一開始就說明,有可能需要我接任新班級導師的安排,我或許也不會拒絕。


總之,面對我的拒絕,學校最後搬出了這句話:


學校老師本來就有擔任導師的義務。」


我聽完,不假思索地回以一句:


那我也有辭職的自由。」


我知道這樣會觸發聘約裡的違約條款。結果是——我得賠兩個月全薪,整整十二萬元。


那是一份冷冰冰的教師服務規約,寫在制度裡,看似合法,卻令人心寒。


我後來苦笑著說:


「這半年請假、回校兼課,賺的那一點點錢,現在全都賠出去。等於這半年都在做白工。真的有說不出的荒謬。」


但說到底,我最在意的,其實從來不是錢。而是我們這個社會,到底是怎麼對待一個,還願意誠實、負責、體諒的老師?


說到底,這不只是我個人的故事。


這是整個私校體制的縮影——


你知道嗎?在許多私校,一位老師一週授課28到30節以上是常態。沒課時,還得支援招生、行政、活動、比賽、加班,甚至週末都有可能要回學校。


很多人以為私校老師比較熱情、比較有愛心。其實不是我們比較偉大,是因為我們比較不能說「不」。


說不,就要承受被貼標籤的壓力;

說不,就要有賠錢走人的勇氣。


這是結構性的壓迫,

是一種制度文化下的沉默。


親愛的家長們,這件事,其實和你們有關。


你們願意為孩子選擇一所「老師更用心」的學校,那你們是否也願意關心,這些老師是否真的被好好對待?


因為老師撐得住,孩子才能被照顧;因為老師教得穩,孩子才能學得好。


教育品質的良莠,從來都是來自教室裡那顆還沒被熄滅的心。


如果制度繼續榨乾老師,好老師會一個個沉默離場,而我們的孩子,會在看似光鮮的體制裡,漸漸失去真正的陪伴者。


我現在仍在深耕於教育,只是換了一個不再被壓迫的地方。我選擇用更自由的方式,繼續陪伴那些認真想學習的孩子們。我相信,教育從不侷限於有形的教室空間,只要有心相伴、有光可行,何處無不是教育。


如果這個故事,能讓大家重新思考這個體制,讓還在撐的老師少一點沉默多一些勇敢,那麼,這聲不平之鳴,就不只是我的悲歌,而是為教育留下一點希望。


最後,我想補一句:


「我的離開,是付出了十二萬元當代價。但我還聽說有的學校,甚至曾索賠高達五個月全薪。這麼多老師在私校來來去去,難道真的要自己走一遭,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嗎?」


📣 好的教育在哪裡?不是在公校與私校的差距,而是在——老師有沒有被好好對待。

📣 唯有老師被好好對待,孩子才能被真正教好。


如果你是家長,請你一起來關心:🔎 那些還願意留下來的老師,究竟過得好不好?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讓討論成為橋,而不是戰場|談當代網路素養

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知識的流動變得非常快速。大家可以透過網路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觀點,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發表自己的意見。 因此, 當代的教育,尤其需要培養孩子具備良好的網路互動與討論素養 ,讓交流更具意義,而不會不小心變成一種消耗。...

當對話變成攻防,溝通還有意義嗎?

最近,學習歷程檔案的討論在網路上掀起熱議。有人認為這只是資源競賽的一環,與其相信公平,不如順應現實,利用一切手段提升競爭力;另一方則認為,正因為制度有漏洞,更該堅守誠信,而非合理化違規行為。本該是對教育制度的反思,卻迅速變成「誠實 vs....

コメント


文章: Blog2_Post

訂閱表單

感謝您提交以上資訊!

©2021 by 翻轉地理教室.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