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代表齊聚談判桌,塑膠公約能否翻轉污染危機?
- eduforeveryone123
- 8月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你知道嗎?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塑膠」,世界各國代表正在開會討論、談判簽署一份國際契約──全球塑膠公約。
這份公約的談判自 2022 年 11 月開始,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召集,成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INC)」,專門為塑膠污染訂立具法律效力的國際規範。到目前為止,已經開過多輪會議,最新一輪談判於 2025 年 8 月在瑞士日內瓦舉行,184 個會員國代表、超過 3700 名與會者齊聚聯合國萬國宮,展開攸關全球塑膠污染治理的最後協商。
公約草案的內容涵蓋廣泛,從塑膠的生產、設計,到廢棄物的回收與處理都有規範。不過,談判並不順利,在敏感議題上大家仍有很大分歧,例如:是否限制塑膠總產量、哪些高風險塑膠產品需禁止或限制、以及如何籌措與分配落實規範的經費。
該公約一旦簽署完成,將成為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文件,簽署國需依法實施減塑措施。只是可以想見,談判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面臨來自產油國與石化產業的阻力,畢竟若將塑膠減產納入條文,將對相關產業帶來經濟衝擊。
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一直是令全人類傷腦筋的課題。就讓我們持續關注這項國際談判,並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減塑的生活態度吧!
📌 關於塑膠公約的更多新聞,前幾日《聯合報》有相關報導,請見留言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