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eduforeveryone123

十八尖山~清代文人筆下的十八尖山




十八尖山,可以是「赤土崎」的後山,看著日治時期的台灣堡圖,就可以知道,十八尖山體,大約就是在以前的「赤土崎庄」的地方。十八尖山的主峰高131.79公尺。曾有一些文章寫道,十八尖山東西橫立計十八,故名十八尖山。然而自古以來,似乎也沒有人真的去辨識所有的山頭,並且給每個山頭都命名,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也許可以去試試,看是不是真有十八尖?


如果要說說十八尖山地區的歷史,那可以從清朝時代的開墾談起,十八尖山的地理位置,前坡(北方)是新竹平原,後坡(東南方)就是竹東丘陵,在開墾初期,那些在山邊的土地,像是十八尖山的後坡,往金山面一帶,地勢崎嶇,大多是坡度大的丘陵地,不利開墾。在那些無法開墾的地方,就成為了所謂的「官山義塚」,也就是在這些官府所屬的山坡地,築墳墓,安葬過世的人。所以在清朝時,官府就已經有明令虎頭山、十八尖、雞蛋面等官地是「義塚」。「十八尖」第一次出現在「官方告示」上就是以義塚之名(約在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一直到後來日本統治台灣時,進行「市區改正」,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都市計畫」,把十八尖山地區規劃成森林公園,才進行所謂的「清塚」工作。在那個時代,新竹地區的居民,只要提及十八尖山,就會聯想到「義山」、「義塚」!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清代文人筆下的十八尖山吧!在道光十四年,也就是西元1834年的時候,「十八尖山」的名字首次出現歷史文獻中,就是開台進士鄭用錫所撰寫的《淡水廳志稿》。「淡水廳」的範圍,大概就是大甲溪以北到基隆的北台灣,面積將近三分之一的台灣大小,從雍正元年(1723年)到光緒元年(1875年),這152年間,淡水廳就是整個北台灣的行政區。它的廳治所在,就是在當時的「竹塹城」,就是「淡水廳城」,位置就在現在新竹市中心。在現在火車站前面的「東門城」(迎曦門)是竹塹城僅存的城樓。在迎曦門下,就有一塊石碑,即「淡水廳築城碑」,目前已加裝了玻璃鐵匡加以保存。

這本《淡水廳志稿》的作者「鄭用錫」,是清領時期的台灣第一位考上進士的人,在清領時期總共有32位,鄭用錫是第一人。在新竹市北門街那邊,也有一處古蹟-「進士第」,就是以前鄭用錫為自己建造的大院落,鄭用錫的家。《淡水廳志稿》完稿的時間,大約是道光十四年(1834年),也就是說,在距今183年前,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文獻,就已經出現「十八尖山」的名字了。且讓我們一起讀一段《淡水廳志稿》的文字!

《淡水廳志稿》在描寫「山川」的章節裡提到:

五指山為廳治之祖山,其山秀削蒼翠,排列回顧,去廳治可三十餘里,山勢自中港山後突起天馬峰〔今加里山〕高聳挺拔(在廳治南,兩峰香駢,頭高尾低,形象謂之天馬峰,與五指山皆在聖廟案前。),折西北而來,擘幹分支。森羅護衛。衛於北者為橫山,又北為南河山,廳治之右肩也。衛於南者為獅頭山,又南為三灣山,廳治之左肩〔描述五指山是淡水廳治的「祖山」,五指山後有高聳挺拔的天馬峰,今天稱加里山。以五指山為中心,向北有「橫山」、「南河山」護衛於右側,是廳治的「右肩」,向南則有「獅頭山」、「三灣山」,護衛於左側,為廳治之「左肩」〕五指山第三峰低伏過峽,遙望若縷,繚繚紆徐,俄起,上屏橫亘,約五六里,其右則西北為象齒林山、三重埔山、員山子山〔描述從五指山往廳治方向的軸線,象齒林山、三重埔山、員山仔山…大概是現在的竹東丘陵〕其水則與五指山北之橫山、南河山水合流,由九芎林溪、金門厝溪西入船頭港。其左則南下大埔,袤長可十里(埔南踰溪,直接三灣埔,北踰小崙,束脈處,即接象齒林。凡五指山南出番,皆經此處,若多設隘藔以禦之,則外山諸隘可無患以。)。其水則與五指山南之獅頭山、三灣山水合流,西折對斗換坪口,由中港溪入海〔描述以五指山為中軸,左右兩側的水系分布。〕
金山面山為廳治之少祖山,自五指山第三峰過脈之土屏抽束,逶迤西行,頓起峰巒,圓淨寬展,其北為茭力埔山、牛藔仔山,廳治之右翼也。其南為鹿仔坑山,為大崎山,為葫蘆堵山,廳治之左翼也。〔五指山向西邊,廳治的方向,延伸過來就是金山面山,是廳治的「少祖山」,以金山面山為中心,又可分為左右兩翼。〕由金山面西下,忽化陽脈,平原廣衍,可六七里,漸出漸高,中開一窩,土人名為出粟湖,湖廣十餘丈(舊傳有草結子似粟,故名。其水不溢不竭,形象謂之仰天湖,今為耕種者掘溝引灌,水已竭矣。),周圍皆平岡,中復分三支,一支為中崙(勢不甚寬廣),南一支為大崙嶺(勢閃側灣曲),下連阡陌,遙接南門。北一支降下細束灣秀,土人名曰絲線過脈,其北上之護衛,過脈者為風吹輦崎,由絲線過脈,崛起崢嶸,星峰挺秀,遂結虎頭山(勢雄偉正大)。虎頭山之北崎列者,為十八尖山〔金山面往西,在現在的科學園區管理局附近,就是當時的「出粟湖」的位置,其周圍的地形平坦,大概就是呈現高而平的地形,在過去又可分成北、中、南三支,其中北支就是延伸到十八尖山的部分,文章中提到的「絲線過脈」,大約就是今天的寶山路左右。而北邊護衛過脈的就稱為「風吹輦崎」。風,應當就是東北季風。輦,為皇帝之轎。崎,該就是赤土崎。從地名上,我們大致可以體會這裏的山川形勢。而絲線過脈之後,「崛起崢嶸」、「星峰挺秀」,則在描寫起起伏伏的山峰,最後就是到「虎頭山」,而虎頭山的北方,就是十八尖山!〕。虎頭山下為外教場,其北下斜橫小阜為枕頭山,其南旁斜橫小阜為中塚。由外教場西下而屋宇參差、煙火相望者,為巡司埔莊,在城東南隅。城西面大海,萬頃杳冥,近海村墟沙敦,小阜嶔崎錯落,亦皆有致(以上皆廳治來龍團結處)〔虎頭山下是「外教場」,「教場」是當時軍隊操演的地方,城內城外都有,虎頭山下的是外教場。在它的北方是枕頭山,約在今天新竹公園的位置。竹塹城的東南方,外教場的的西邊的聚落,是巡司埔莊,竹塹城的西邊,面向大海,就是面對台灣海峽囉!〕


從《淡水廳志稿》完稿(1834年)後隔了60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時候,又出現了另外一位學者「陳朝龍」,寫了《新竹縣採訪冊》來描述自己的家鄉。在這本書中,除了提到了《淡水廳志稿》中描述的金山面山(少祖山)、五指山(祖山)外,更提到了「大霸尖山」作為新竹的「太祖山」。原文如下:


熬酒桶山在縣東南百餘里。其山從淡水縣番界中東南方來,在諸山之上突起一峰,頂平而圓,上稍窄而下漸寬,形如熬酒桶;高插雲霄,為人跡不到之區(山上積雪經年不消,雖盛夏寒氣砭人肌骨,生番亦不敢近)。遠望之,一峰直豎,形家呼為「衝天木」:此縣治太祖山也。

這熬酒桶山,就是現在雪山山脈中的大霸尖山,熬酒桶山,是它的小名,因為從一些角度去看,很像一個圓柱,其四面都是直立的懸崖,形狀像酒桶。大霸尖山也是當地原住民泰雅族的聖山,以前要登頂大霸尖山,需要架繩索確保來進行攀登,曾經,那邊有架了梯子,讓登山客幾乎都能夠登頂,不過現在,為尊重泰雅族的神聖領域,梯子已經拆除,攀登大霸尖山的登山客,也大多走到壩基處,不會爬到頂峰了!在山嶽界,常常把大霸尖山到雪山主峰間的稜線,稱為「聖稜線」,那是日本人沼井鐵太郎在昭和二年(1927年)首次攀登大霸尖山時說道:


……這神聖的稜線啊! 誰能真正完成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 戴上勝利的榮冠, 敘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

《新竹縣採訪冊》裡面還有提到,在彰化縣說大霸尖山在其境內,苗栗縣也說在他的境內,陳朝龍很不服氣,所以拿著羅盤到新竹東門城去進行測量,確定大霸尖山在「巽方」,也就是在新竹東門城的東南方!他還跑去問一些當地的原住民,斷定大霸尖山應當在新竹縣境內。(現在如果去查Google地圖,可以發現,大霸尖山是在苗栗縣與新竹縣的交界。)在這本書中,依次描寫了從熬酒桶山下來,緊接著天馬峰、五指山、店子岡、沙武壢山,在接金山面山、十八尖山到虎頭山!節錄有提到十八尖山的部分,看陳朝龍如何描寫這個地方:


金山面山在縣東南十里。其山自吳寶廓東方來,紛紜排列,高或三、四丈,或四、五丈,形開金面。西衍平原,周廣數里,田園甚多。西北為冷水坑,有泉自坑中流出,清可沁脾。坑之東南略聚一窩,竹林幽邃,新建長清禪寺在焉,即「廳志」「古跡考」所謂靈泉寺〔靈泉寺就是今天的金山寺,咸豐三年(1854年)建寺後,因為有冷水坑的泉水環繞,以靈泉寺稱之。在光緒年間重修此寺,更名為長青禪寺。1895年,台灣人與日本人在金山面交戰,這裏作為義軍抗日的儲糧之地,卻遭受戰火毀壞。1897年時才又重建,因所在地是金山面聚落,而命名為金山寺。〕。寺前僧人種茶供佛,頗稱美產。有古榕一株,可百年物。樹下錯列巨石十數,以供游人憩足。寺右為鄭氏冷泉別墅。臨水結構,茅屋數椽,不甚裝飾;而曲徑短牆,環植花卉,一種天然幽雅之趣,亦足以游目騁懷。冷泉別墅之右為放生池舊址,冷水坑之水回繞長流:此縣東名勝之區也。寺南複突起高岡,埔園寬曠,為泉興埔。再西複聚一窩,形如仰盂,周廣二百餘丈。有泉涓涓微注,產草結子如粟,俗名出粟湖,人謂之養龍池(「廳志」「古跡考」作仰天湖;云:其『水不溢、亦不竭。今為農民私墾為田,春夏出泉,秋冬則否矣』)。由出粟湖迤北低伏,形若垂簾,斷而複續,峰巒迭起者為十八尖山。〔與《淡水廳治稿》一樣,都有描寫「出粟湖」,現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處的地方。然後往北出現斷斷續續的地勢,到十八尖山那更是峰巒迭起!〕
十八尖山在縣東南三里。其山自金山面東南來,雲羅棋布,翠若列屏,環繞縣城;尖峰韶秀,為學宮之案山。高或二十餘丈,或三十餘丈。迤南一嶂盤桓雄偉,勢若負嵎者為虎頭山。〔這裏提到了「學宮」,就是指「文廟」、「孔廟」,而「案山」是「書桌」的意思,堪輿學有句話說:「伸手摸到案(山),家財千萬貫」,所以把跟科舉時代功名富貴息息相關的文廟設在十八尖山下,十八尖山就是它的案山,希望這邊的子弟,都能夠考上舉人、中進士,看看開台進士鄭用錫,不就是新竹人嗎!〕
虎頭山在縣南二里。其山自十八尖山東方來,高三十餘丈,端圓肥厚,高聳壯麗,以象形得名。龍脈融貫,地氣獨鍾;斂之既歸,發之愈廣。蓋至此而眾山皆盡,真氣凝焉。山下漸化平原,縱橫廣坦,迢十餘里,悉為秀靈奧區。縣城之建,所由萃川岳之奇也。〔虎頭山的東方就是十八尖山,大約三十餘丈高,一丈大約是3.33公尺左右,所以海拔高大約就是一百多公尺。位於寶山路上路旁的「萬佛寺」,就是在虎頭山下。〕

讀了道光十四年(1834年)鄭用錫所寫《淡水廳治稿》,和隔了60年,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由陳朝龍所寫的《新竹縣採訪冊》,是否會讚嘆這些古代文人,怎麼又辦法用那麼優美的文字,對這些山川做了那麼精闢的描寫啊!




215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