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漫步在十八尖山公園內的步道中,是否有注意到有好幾尊刻在石碑上的觀音神像呢?在昭和四年(1929年),在十八尖山上安置了三十三尊石觀音,其作用跟新竹公園裡的萬靈塔一樣,就是在日治時期市區改正之後進行了清塚工作(從十八尖山到鐵路之間的墓地,幾乎都被清除),作為撫慰亡靈之用。台灣光復之後,因為一些建設,或是遭到一些破壞或塗抹,目前僅存24尊石觀音,散落在十八尖山各處。
要談石觀音的安置,其歷史應該可以追溯到中國唐朝時期。唐朝是中國佛教鼎盛時代,日本也在那個時期大力的學習中國文化(大化革新),使得佛教也因此傳到日本,並且跟當地的信仰互相融合,而形成日本本土化的宗教信仰。
「觀音」是中國佛教主要的信仰之一,祂有不同的形貌呈現,姿態、場景和所持的法器皆有所不同,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觀音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一共有33種化身,以方便度化各式各樣的眾生,蒙受不同的庇佑。這也讓我們比較好理解,為什麼十八尖山上的石觀音,原先總共有33尊。
在古代,因為交通不便,出門不安全,一般人要出門旅行是很辛苦的,所以在一個區域內普遍設置了諸多佛寺,讓一般的人可以用「宗教」的目標,出門旅行,來走遍這一個區域,可以說是「古代的旅行」的一種方式,也象徵著一個人去完成生命的目標。佛教傳播到日本之後,許多佛教宗派開始安置了一些供奉觀音的巡禮道場,像是「洛陽三十三番觀音靈場」〔這是最早成立的觀音靈場,位在日本京都,「靈場」字面上的意思是靈魂聚集之處,像是日本的神社、墓地等。但它並不是令人恐懼的禁地,反而是作為信仰的聖地之意義比較濃厚。〕、「西國三十三觀音靈場」〔這是最有名的,日本的一個佛教宗派,在西元718年時,日本高僧德道上人受觀世音菩薩指示,創建33處觀音巡禮道場,一開始並未受日人接受,約270年後,傳到第65代,倡出「西國三十三所觀音」的信仰口號後,漸漸在日本近畿一帶(日本關西)流傳。也就是圍繞在日本大阪及京都周邊。在日本,以富士山為界,大致可分為在東京的「關東」,和在大阪的「關西」。〕、「四國八十八觀音靈場」〔這個又稱為「四國遍路」,現在已經是全球罕見的大規模寺廟朝聖,這些寺廟遍佈於日本四國88個地方,這是在800年前左右,空海大師的修行地。走完這88個地方,也就把四國幾乎都走遍了!〕等,成為日本佛教信徒一生中必走的朝聖之旅。
這些觀音靈場的安置的文化信仰,也漸漸的複製於日本其他角落,像是瀨戶內海中的第二大島「小豆島」,面積大概是新竹市的兩倍大左右,也安置了「小豆島八十八靈場」,路線大概只有四國遍路的八分之一,據說小豆島當年曾是空海大師往返京都與四國之間的必經之路,有很多秘境就是大師曾經駐紮修行地方,在後來的僧侶提倡下,才建立了今日八十八靈場的規模。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想當然爾,日本也會把這樣的文化信仰,複製到台灣來。所以,除了新竹的十八尖山之外,還有在宜蘭、五股的觀音山、北投的大慈寺、基隆的月眉山,共五處,都有複刻所謂的「西國三十三(番)觀音靈場」,這「番」有號碼的意思,這些石觀音都有編號,日本人習慣從第一號(第一番)開始祭拜,相信拜完33個,可以帶來福氣!因為年代久遠了,目前在台灣的這幾處「西國三十三觀音靈場」,沒有一個保存完整的33座石觀音。新竹十八尖山的石觀音,也是近年來在當地的社區義工和新竹高中的師生們努力下,陸續找到24座石觀音。漫步在十八尖山山徑的你,不妨也來尋訪這些歷史遺跡,來趟「十八尖山遍路」吧!
識竹書屋蔡仁堅口述
洪敏勝整理補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