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50 年以來,聯合國開始統計人口數據,中國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如今,中國和印度都有超過 14 億人口,合占世界 80 億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聯合國在去年預估,今年4月14日,印度人口將達到14億2577萬5850人,正式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
聯合國人口統計專家根據多項數據進行預測、估算,獲得最接近現況的人口統計數字。兩國人口數據的基礎,是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
中國:上一次人口普查是在2020年(第七次普查)。 印度:因疫情干擾,最近一次是在2011年。
中國普查方式: 700多萬名普查員開始開展入戶工作;各地居民在普查員的協助下,陸續通過電子化普查登記系統參與人口普查。(問卷內容可查wiki) (#補充中國人口普查爭議) 部分報導指出,依照中國2020普查資料的結果推算,其出生率與死亡率與事實差異甚大,
同時也指出可能是由於七普數據收集方式的差異造成了上述嚴重偏差。
印度普查方式: 由大約33萬名公立學校老師負責執行印度人口普查任務。他們首先挨家挨戶的列出全國各地的所有住家,然後帶著問卷進行調查,問卷約有20多個問題。在為期11個月、共2個階段的調查中,老師們總共會用上 #16種語言進行訪談。這些數字將被製成表格,最終數據在幾個月後公布。根據2019年的估計,整個工作將耗費875億盧比(約10.5億美元)。 另有電子化的統計方式:
Aadhaar身份認證計劃與估計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抽樣登記系統(SRS) Aadhaar身份認證計劃於2022年底的數據:當時預估人口為13.7億,主要缺口是沒有登記的兒童和沒有更新的死亡人數。 SRS調查計算出生和死亡的代表樣本,預測更大範圍的數據,但小範圍不精確。
人口普查關係到就業、住房、識字率、嬰兒死亡率等數據,若延遲更新,會影響印度的社會、經濟政策規劃。
反對黨國大黨和討厭總理莫迪的人民批評指責政府推遲人口普查,便可以在2024年全國大選前,隱瞞失業等有關政治層面的數據。
中國: 2022年人口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人口60年來首次出現萎縮,減少85萬人;標誌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 實施長達36年的一胎化政策,使中國提早進入高齡化社會。儘管中國於2015年廢止一胎化政策,實施普遍二孩政策、2021年宣布放開三孩政策,但仍無法挽回生育率。 人口減少比官方預期提前了九年,這意味著中國過去幾年的許多政策制定都是基於錯誤的人口數據,許多製造業將面臨人力資源短缺,有產業轉移威脅
印度: 過去的30年裡,印度生育率比中國高,嬰兒死亡率也有所下降。 印度一半人口年齡在 30 歲以下。
印度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也將隨之提升。
印度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美、中、日本、德國),也是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
大米、小麥和糖的第二大生產國。
最大的食糖消費國。
最大的食用油進口國。
黃金和鋼鐵的第二大消費國(第一中國)
原油的第三大買家。(第一中國、第二美國)
世界第三大國內航空市場(第一中國、第二美國)
上述排名將隨印度經濟發展而變化
3. 在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上,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4. 勞動人口持續增加,人口紅利將持續展現。
5. 龐大的人口規模給民生用水和能源帶來壓力。估計需投資 8,400 億美元改善都市基礎建
設,以支持日增的人口之需,包括潔淨飲用水、可靠供電及安全有效率的道路交通。 6. 印度農業人口佔據總人口的70%以上,農業部門已無法吸納如此多的勞動力。 7. 需要為每年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數百萬人創造非農就業機會(服務業與製造業),龐大的勞
動力可能會成為負擔。 8. 教育問題嚴重,將導致人口紅利無法發揮: a.印度的高等教育較為發達,但是基礎教育不普及。 b.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公立學校教學水平低下。 c.女童入學率低等問題。 d.文盲比例高。 e.高等教育的人才外流。 9. 製造業比例較低:印度相較中國缺乏製造業基礎。印度的製造業產值只佔GDP 14%,而
中國佔了27%。在缺乏供應商與有技術性勞工下,印度恐怕難以充分利用豐富的年輕人
口,目標要將製造業占比從目前的14% 提高到 25%。 10. 失業率高:印度適齡勞動力人口中只有 40% 如果印度難以保證就業率,「人口紅利」 就很可能變為「人口負債」。 11. 女性就業率偏低,僅10%,將造成經濟負擔。
資料來源
https://technews.tw/2023/01/18/population-bonus-in-india/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411005691-260409?chdtv&fbclid=IwAR0cG0EhHoXxeEgibBNhNbmLRRyOQefnHFJsunb-NJ8GukdcG2ac5914vp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