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告別教職時!
- eduforeveryone123
- 2天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當我們告別教職
其實,是在直面自己的人生課題
做了選擇,揚起了帆
展開探索自己人生道路的無限可能
當初選擇成為老師
並不是因為「鐵飯碗」或優渥的待遇
而是因為對教育的一份熱忱
在教學的路上,
我們渴望用我們的專業
用生命影響生命
我們都曾經有一種浪漫
生命的富足與輕重
不是能夠用金錢來衡量
然而,當我們真正踏入教育現場
當我們結婚生子,也為人父母
社會結構不斷轉變
才發現這份浪漫逐漸被掏空
老師的發自內心的付出
任勞任怨,卻變成了理所當然
教師專業,嚴重被社會忽視
教師的薪資,在通膨面前
是更是如此蒼白無力!
這年頭小孩寫作文
如果題目是「我的志向」
有誰還想寫:我要當老師?!
——————
#結構性的教育困境
台灣當前的教育問題
已經不是個人努力能解決的
而是深層的結構性困境
教師過勞,最早出現在私校
超鐘點、看晚自習、招生支援
一週三十節以上的課務量
許多私校老師早已習以為常
有些人為了多一點收入被迫加班
主管卻可能認為:
給你加班是給你賺錢的機會!
老師也需要備課
需要健康、需要陪伴家人。
龐大的課務量、行政工作
壓縮的不只是生活品質
也讓教學專業難以精進
如果老師的身心都未被好好照顧
又怎麼能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
如今,這些問題不再只是私校的現象。
正如芳瑜老師在書中提到
她雖努力考上公立正式教師
這些年卻仍深陷相同的困境
教師過勞、師道不尊、薪資不足
這些已經成為全台教育共同的崩壞現象!
——————
離開,是為了留下
離開,是為了能做更多
對我們而言,所謂的鐵飯碗
已經不應該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的飯
而是一輩子走到哪裡都有飯吃!
我們期許自己,不管身處何種場域
都能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者。
這本書是芳瑜老師的一份沉痛的告白
讓社會看見台灣教育的現實困境。
它同時也是一份深情的祝福:
提醒還在崗位上的老師們安頓內心
無論選擇留下還是離開
都要記得要讓自己成為
我們是有選擇的自由人!
只是,結構性的問題,
最終仍需教育當局正視並改革
每個職業都應有適當的汰換機制
但不應讓劣幣驅逐良幣
讓認真的老師面臨不合理的對待。
教師需要更多理解與尊重
也需要一個能夠支持他們的社會系統
唯有自下而上的力量匯聚
才能真正推動自上而下的改變
所以,翻轉地理教室推薦此書
因為感同身受,當然義不容辭!
——————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
教育是百年大計!
當全台大鬧教師荒
優秀的人都不想當老師了
家長們也不希望孩子長大當老師了
教育界不再有新血了
那麼,我們國家還會有力量嗎?
☪️《當我告別教職──一位離職教師的沉痛告白與深情祝福》購書連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