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eduforeveryone123

台灣古地名

已更新:2023年5月7日



這張地圖的原型應該源自於1756年的《福爾摩沙島與部分中國沿岸圖》 由貝林繪製,收錄於《航海通史》一書裏頭。 https://collections.nmth.gov.tw/CollectionContent.aspx......




探究一地的地名由來與演變,可以知道該地歷史發展, 課程分布在國小社會課本及國九下第一、第二章


#學生不用死記這些地名的由來 而是 #需要知道地名命名的通則與演變的脈絡 例如閩客分布、歷史脈絡(荷西、鄭氏、清領、日治、民國)等 通常會搭配古今地圖對照來命題




#大家能分辨古今的地名對照嗎 ------------------------------- #八芝蘭-#士林 士林區原為平埔族「麻少翁社」居住地,舊稱「八芝蘭」,係譯自平埔族語(Pattsiran),意思是「溫泉」。 ------------------------------- #雞籠-#基隆 由於人口日增,為了因應國際貿易以及地方管理上的需要,同治十年(1871年),清廷於雞籠設置海防同知,專辦海防及煤礦事務;光緒元年(1875年),雞籠設置台北分府通判,並將雞籠改名為「基隆」,此為基隆正式設治之始。 ------------------------------- #滬尾-#淡水 明代時,「淡水」和「雞籠」曾為整北台灣的泛稱,後指淡水河流域和河口一帶地區。 「滬尾」是在淡水口東北側河岸的聚落名,也就是今天的淡水地區的主要市街。 自清朝末期至日治初期的一段時間,「淡水」之名漸與「滬尾」並用,都指稱今日的淡水區一帶。 1912年(明治45年)1月22日,臺北廳廳長井村大吉呈報總督府,希望解決此種名稱混亂的局面,改而統一使用「淡水」之名。 ------------------------------- #錫口-#松山 錫口其名源自巴賽族Malysyakkaw(Malotsigauan)社,早期以台語音譯為麻里折口社、貓里錫口社、錫口社。錫口於巴賽語的意思中為「河流彎曲處」,其中「河流」指的就是現今的基隆河,1920年日本人推行地方改制,認為「錫口」景色和與日本四國的松山相似,就用「松山」代替「錫口」,而松山地名就沿用至今。 ------------------------------- #八里坌 -#八里區 1632年,西班牙人溯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降服武朥灣社三大部落,規地南至竹塹(新竹市),東至宜蘭,據其舊錄所載,有地名「Parecuchu」,是為八里區之舊名八里窟社之譯音;另傳說早在西元1358年,盤據今八里地區之蕃人取名「Arieun」,是為八里坌之原名,但現也無法考證。 ------------------------------- #和尚洲-#蘆洲 蘆洲區舊稱「河上洲」、「和尚洲」或「鷺洲」,第一者得名緣由係因蘆洲區早期為由大嵙崁溪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得名「河上洲」;第二者得名緣由是因清乾隆年間,竹塹城隍廟僧梅福,向清廷稟請以關渡媽祖廟之業產獲准,於蘆洲區水湳一帶徵收租穀,因此境內百姓稱之「和尚厝」,且因和尚與河上兩字發音相近,因此又稱「和尚洲」;第三者得名緣由為蘆洲區早期原為一河洲,凡洲渚有水處蘆草叢生,而在蘆花盛開時節也因眾多白鷺棲息其間,蔚為景觀,因而得名「鷺洲」。1947年4月1日與三重分治時,因鷺洲地區當時蘆葦叢生,並同時取自「蘆荻泛月」之說,故改名為「蘆洲」。 ------------------------------- #噶瑪蘭-#宜蘭 宜蘭舊名為噶瑪蘭(閩南語:Kat-má-lán;西班牙語:Cabaran)或蛤仔難(Kap-á-lān),名稱源自世居的台灣原住民「噶瑪蘭族」 ------------------------------- #竹塹-#新竹 「竹塹」為新竹的古稱,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地。 ------------------------------- #貓貍-#苗栗 苗栗市(臺灣客家語四縣腔:meuˇ lid sii),舊稱「貓裏」、「猫狸」,得名自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貓裏社」 ------------------------------- #吞霄-#通宵 通霄舊稱「吞霄」,原是崩山八社吞霄社所在,在荷據時代該社記載為Roetchiout tumal,被漢人以前面音節音譯為「吞霄」(Thun-siao)。 ------------------------------- #葫蘆墩-#豐原 豐原附近一帶地區,在康熙年間,猶為原始景觀,草萊遍野松柏叢生,先住民稱之「泰耶爾墩」,即為松柏林之意。 一說「葫蘆墩」係為土著族「泰耶爾墩」之譯音而來,或以本區舊有「墩腳」與下南,坑有三小丘,形如葫蘆,故取其名。 ------------------------------- #大肚山-#大肚 巴布拉族大肚社(Dorida)。 17世紀,臺灣原住民的巴布拉族與貓霧捒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已建立大肚王國,其君主為大肚王。


------------------------------- #大墩-#台中市中區 台中市中區位於今日的柳川與綠川之間,早期尚未開發時,此地區到處都是沼澤地,其中有一座小丘陵地,小丘陵地上高凸處叫做「墩」,清朝時在高凸處設置煙墩,於是就把小丘陵地稱為「大墩」(今臺中公園砲臺山),鄰近的市街因此稱為「大墩街」,為臺中市區的起源。 ------------------------------- #半線-#彰化 半線是臺灣彰化市的古名,源自平埔原住民族巴布薩族(Babuza)的社名音譯,該社位於今日彰化市光南里一帶。彰化早期的平埔族以巴布薩族和洪雅族(Hoanya)為主,當時共有十社,其中七社屬於巴布薩族,三社屬於洪雅族。 ------------------------------- #鹿仔港-#鹿港 鹿仔港之地名在臺灣歷史中首見於1696年(清康熙35年)高拱乾所修之《台灣府志》卷四武備志:「台水師左營......一分防鹿仔港,係報部本營官兵輪防......」。而鹿仔港被首稱為「鹿港」則見於1783年(滿清乾隆48年),福建將軍永德奏設正口,曰:「......至北路諸羅彰化等屬,則由鹿港出洋......」。 ------------------------------- #笨港-#笨北港(今北港)與笨南港(今新港鄉南港村)合稱 笨港在17世紀荷蘭人所描繪的地圖中,稱為「Ponkan; Ponckan; Poncan」。因為當時常有平埔原住民族出沒其地,另有一說,認為Ponkan乃是平埔原住民族語,隨後閩粵移民來此,漢人遂把這一河口港稱為笨港,其位置約在今新港南壇水月庵與北港北壇碧水寺之間。 ------------------------------- #打貓-#嘉義民雄 民雄原名「打猫」,源自洪雅族平埔族中樞社名,打貓一詞由來有兩派說法。其一為打「猫」派、另一為打「貓」派。 1920年(大正9年)台灣地方改制,日本官方認為「打猫」地名不雅,總督府改以日文漢字近音詞「民雄(日語訓讀たみお Tami-o)」轉譯,在此設置「民雄庄」。 ------------------------------- #諸羅-#嘉義 原為清治時代的「諸羅縣」,林爽文事件中民眾守護城池,清乾隆帝乃取「嘉其忠義」之意,將諸羅改名「嘉義」。 ------------------------------- #彌濃-#美濃 美濃原名「瀰濃」,在日治時代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被日人依其本國地名改為音近似的「美濃」。至於「瀰濃」的由來說法多達七種,其中以清雍正時期繪製的「雍正臺灣輿圖」出現的「彌濃山」為最早出現「彌濃」二字之出處。 ------------------------------- #打狗-#高雄 打狗(Takao、Takau)為臺灣高雄市的舊地名,這個地名的最早中文紀錄是1603年(明朝萬曆31年),陳第所著〈東番記〉 日本治臺初期,官方亦沿用打狗地名。 1920 年臺灣總督府公布修正地方官官制,高雄州下設高雄郡和高雄街。同時頒布命令改正所謂的「不雅」地名,將原本具鄉土氣息的地名「打狗」正式以「高雄」取代。日語「高雄」發音為「たかお Taka-o」,和打狗「Takau」兩字的發音十分相近,且日本也有高雄的地名,於是沿用三百多年的「打狗」從此便走入歷史,「高雄」的名稱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 #阿猴-#屏東 屏東市舊名「阿猴」(「阿」或作「雅」、「啞」,「猴」或作「緱」),原為平埔族阿猴社的故地,荷蘭文獻在1646年地方長老會議以後記載為Akauw(或是在《熱蘭遮城日記》1644年9月6日曾出現一次Acau的記載)。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以清代設立的屏東書院,將此地易名為「屏東(へいとう/Heitō)」,設置屏東街隸屬屏東郡,民間廣泛的說法是得名自半屏山之東。 ------------------------------- #放索-#屏東林邊 台灣平埔馬卡道族古聚落名,為位在屏東平原的鳳山八社之一。位址為今日屏東縣林邊鄉水利村放索、田厝村、崎峰村附近,為鳳山八社中最南端的社群聚落。 ------------------------------- #卑南-#卑南 「卑南」一詞的起源有許多說法,一說是卑南社對自身部落的稱呼「普悠瑪」(Puyuma)。另一說則稱下賓朗社(Pinaski)的轉音,意為「獲得貢物最高位階的尊稱」,以紀念其偉大的頭目鼻那來(Pinara)。該區最早的文獻紀載可追溯到1638年,荷蘭官員將該地稱之為「卑瑪拉」(Pimala)、「Pinamba」、「Pibamba」、「Pimaba」、「Pima」,皆係「普悠瑪」的轉音。 ------------------------------- #回瀾(洄瀾)-#花蓮 花蓮古稱奇萊,據《花蓮縣志》記載,西班牙人在1622年到這裡採取砂金,運回金包里一帶(今新北市金山區),並將現花蓮縣新城鄉稱為多羅滿(西班牙語:Turoboan;臺灣話:To-lô-boán),是臺灣原住民的世居之地。而漢人至花蓮開墾是咸豐元年(1851年),相傳來此開墾的河洛人,見到溪水奔海,而與波瀾交會,作迴旋狀,故稱之為洄瀾(臺灣話:Hôe-liân),後改為台語音近的花蓮(臺灣話:Hoa-liân)。

95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