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分享:白髮媽媽的陪讀筆記術

  • 作家相片: eduforeveryone123
    eduforeveryone123
  • 2021年10月1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才剛推薦完一個好社團給翻轉地理教室的粉絲朋友們,雖然看到很多朋友分享及按讚。但是也看到許多留言,讓我出現錯覺,是不是大家都劃錯了重點?


我推薦這個媽媽的社團給大家,是因為欣賞媽媽整理筆記的思考邏輯,期待有需要的朋友們,也可以去觀摩學習,如果你是學生,也可以學習到一些筆記策略,如果您是老師或家長,也可以幫助到您的學生或孩子。


分享這位媽媽的貼文,也提到了黃春木老師的「高層次閱讀與思考」這本書,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我長期寫心智地圖,與各位朋友推廣「心智圖法筆記策略」,大概也是如此思考邏輯。


媽媽分享的「白髮媽媽陪讀筆記術」,也非常簡明扼要的,清楚的詮釋了,閱讀理解而後筆記的技巧。


這是我要跟大家強調的重點。


上一篇跟大家分享的貼文,因為出現了中國地理、中國地形、中國地圖,而引起了諸多朋友留言的騷動。


說實在的,#我心裡的感受是不舒服的。


我不知道作為一個地理老師,然後開設這一個地理教育的分享平台,面對網友的這些諸多意見指教,我是要順著大家的意思,還是藉機機會教育些什麼,還是…..,我不禁懷疑,我自己的粉專,我還能自己作主嗎?


台灣當前的意識形態壁壘,好像真的非常的誇張,搞得我在這個平台上,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中國的東西,都要格外的小心,似乎,只要是中國正面的事情,就是對岸的大外宣,似乎大家只想聽中國的負面消息。


其實就連現在的教科書,大概也都順著這個邏輯去附和了,譬如中國的一帶一路,我們的教科書上,三言兩語,但就根本滿滿的西方觀點,我們真有辦法讓孩子們透過地理議題去思辨嗎?我們台灣有多少人真的去了解一帶一路,甚至先放下成見,去聽聽來自中國的觀點?一開始的文本選擇就有偏頗了,我們還能談什麼思辨!


至於中國地圖的部分,我之前基於教學需要,自創了一個中國地圖的簡筆畫法,我那時分享在粉專上,然後就引起網友的批評指正,指正什麼?就是我在中國地圖上把台灣給畫進去!我想說,當時畫進台灣,根本就是需要一個參考點,才能把地圖給畫好,然後還可以標上重要緯線23.5度!納悶著,為什麼大家就是要劃錯重點。


於是,後來我在課堂上教同學畫中國地圖時,都要幽默的跟同學說,畫完之後,台灣請記得塗上不同顏色或擦掉,不然會被罵!


大家不就看看,這位媽媽陪孩子讀書整理了中國地圖筆記,不也是有些網友就對地圖包含台灣有意見。


唉😮‍💨,如果大家對中國地理這麽有意見,那麼我正在寫新課綱的心智地圖教材,那中國地理的部分,是不是也都不要跟大家分享了?


新課綱下的中國地理,已經刪掉很多了,有網友回應點出了一個事實,就是中國地形在課文上,很多地形名詞基本上都沒有了,但是卻出現在地圖和圖片上。以前的學生讀教科書,是可以圖文對照,譬如課文上出現塔里木盆地,就可以對照地圖上塔里木盆地在哪裡。而現在,課文上不見了、省略了這些名詞,但只要有地圖,這些名詞還是在…。


就教學現場的老師來說,到底又要教什麼?考什麼?素養嗎?沒有根本紮實的基本功,要談什麼素養教學?一句背這個要做什麼,你叫教學現場的地理老師情何以堪?


到底要不要背,你是基於教育理論來談這個問題,還是只是你的意識形態之偏見,我想大家,我們都得靜下心來問自己,我們到底,想要孩子擁有怎麼樣的教育!


好了,夜深了,我就跟大家簡單聊到這,這篇文大家配合一下:

2.#有意見的請你忍住我不想聽


我已經有點心煩意亂,這年頭,怎麼要跟大家做教學分享,也會徒增自己的困擾⋯⋯。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讓討論成為橋,而不是戰場|談當代網路素養

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知識的流動變得非常快速。大家可以透過網路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觀點,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容易發表自己的意見。 因此, 當代的教育,尤其需要培養孩子具備良好的網路互動與討論素養 ,讓交流更具意義,而不會不小心變成一種消耗。...

 
 
 
社會組真的無用?AI 時代的人才價值正在顛覆

(跟大家分享一篇我和chatGPT合力撰寫的文章) 近年來,台灣高中端的選組趨勢逐漸走向一種令人憂慮的局面——理工組被視為「未來有前途」的標準路徑,而社會組則被貼上「沒競爭力」的標籤,成為成績較低學生的避風港。這種價值觀不僅影響學生的選擇,也使社會科教師在學校體制內愈發邊緣...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訂閱表單

感謝您提交以上資訊!

©2021 by 翻轉地理教室.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