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瞄過一眼就忘不了的地理
作者:山崎圭一
斷斷續續讀了兩三天,終於看完了這本書。閱讀心得實在是五味雜陳。如何下筆行文,實在也是一大艱難的挑戰。
初獲知有這本書,令人興奮的是斗大的書封有「地理」二字,書名「瞄過一眼就忘不了的」字樣,更是令人期待,作者會用怎麼樣的魔法,讓地理學科內容可以讓一般社會大眾能夠輕鬆閱讀,讓學生無痛學習!
翻開內文,作者在書的前言中提到了:「地理其實也可以用故事來解讀!」
(我期待著,作者如何用有脈絡的故事,來理解故事發生的空間舞台。我前不久寫過『地理課學什麼?』系列文章,所以我看到「故事」就會尤為期待!)
前言中還有提到:「從全球規模的現象,逐漸聚焦到我們身邊的事物」。
(我理解著,我也很強調看待事情的時候,要有「尺度」的概念,從大尺度著手,了解全球規模的現象,然後慢慢聚焦到小尺度的我們身邊事物。這應該也是不錯的理解觀看世界的方式,於是我就滿懷欣喜的拭目以待!)
此外,前言中又強調了要如何理解「系統地理」?作者認為應該加強解說地理概念的成因與脈絡,並用圖解的方式,簡單易懂的來解說地理知識。看能不能讓讀者驚訝的發現,只要讀過本書一次,就能夠把地理知識留在腦海!
身為地理中人,讀到這樣的前言,怎麼不讓我感到興奮呢?
這讓我想到,當初開始撰寫 #心智地圖 時,就是想要把中學地理課程,用心智圖法筆記策略,梳理我們台灣現行的中學地理課綱與教科書內容的脈絡邏輯。除了掌握架構之外,細部地理知識內容的部分,都盡可能的精煉文字,能用圖示的方式來表示。目的其實也是不外乎,就是要讀者學生們,也許可以「瞄過一眼」,就能「秒懂」!
因此,這本《瞄過一眼就忘不了的地理》,作者寫作的企圖心,我是相當肯定的。然而,當我把全書閱讀完一輪之後,卻難掩我的失落之情,為什麼呢?基於站在長期推廣台灣地理教育的立場,我想我們還是有必要寫一下讀後感想與未來建議:
一、
不同國家的地理課程內容,在講述同一個地理概念時,所採用的途徑可能略有差異。引進與學科內容高度相關的出版品時,應該可以在書中增加可以讓讀者相互對照的註解。否則一般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可能會跟已經學習過的舊經驗,產生認知衝突。最明顯的例子是本書的第三章氣候這個單元。
台灣的地理教科書,關於氣候這個單元,已經沒有再使用「柯本氣候分類」來劃分不同的氣候區。但這本書中談及氣候分類的章節,乃大致採用「柯本氣候分類」之法,也不知道現行日本地理教科書是否也是如此?而且在翻譯的過程中,許多氣候分類的名詞,有些與台灣採用的名詞相同,有些又相異,因為太過混雜,實在難以對照。若是學生讀者,讀起來可能會覺得非常挫折。
二、
台灣與日本的中學地理課綱可能略有差異,若要把這本書從日文版翻譯成中文版給台灣讀者閱讀時,理論上應該要增加一些註解,讓幫助讀者理解日本地理課程的架構,以及與台灣現行地理課綱的對應。
書本中提到(p.14-15):
「高中地理課本內容,大略分成「系統地理」與「地方志」。高中的地理課程會先從「系統地理」充分學習地形和氣候如何形成,以及各種產業面貌等地理的脈絡和成因,後面才從「地方志」的角度遍覽個地區的具體數據。」
這邊我想要補充說明一下,這邊講的「地方志」,我們台灣中學地理課程所使用的名詞,應該稱「區域地理」,或是新課綱使用的名詞「地理視野」。台灣的高中地理課綱,必修地理的架構為「地理技術」、「地理系統」、「地理視野」。
這本書全書的內容,第一章「地理資訊與地圖」應該是我們課綱中的地理技術之內容;而其他的章節,都是「地理系統」的內容,包含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至於「地理視野」的內容,在這本書中,是沒有涵蓋在內!
三、
本書的書寫方式,無法達到我認知的「用故事來學地理」的理想。我的理解是,如果讓地理也有故事性,有脈絡性,那麼學起地理應該會容易許多。可是,作者在書中關於「用故事學地理」的描述,好像與我理解的「故事」,沒有什麼相關性。
書本中提到:(p.16-17)
「地理也有他自己的故事,那就是從全球規模的現象,逐漸聚焦到我們身邊的事物」
「把前面出現的地理現象,當作後面內容的基礎,發展出地理的故事」
「地形和氣候是產業形成的基礎,而自然環境和產業是聚落和國家形成的基礎。地球上有地形和氣候,地形和氣候造就產業。在產業的基礎上形成都市和鄉村,進而產生不同文化和國家」
在這兩頁的篇幅裡,其實作者只呈現了「地理」的架構,分成「預備知識」(地圖與地理資訊)、「自然地理」(地形、氣候)和「人文地理」(其他章節內容)。本書中的每個章節,其實都是地理學科的各個知識點(系統地理),試圖告訴讀者了解這些知識點的重要性,如果不了解,就無法了解現象背後的成因,因為這些知識點,都是環環相扣的。而他把這個「環環相扣」,稱之為「故事」,
只是,全書把這些知識點,都分章節分頭去介紹,並無法達到讓讀者感覺到「環環相扣」的體驗,還是零碎知識的堆疊。
若回到台灣中學地理課綱設計,我認為,當學生學完「地理技術」後,可以掌握了如何使用地理工具如地圖,來認識地理環境。當學生學完「地理系統」後,可以了解每個地理概念的系統知識。而當學生開始學「地理視野」時,要去了解每個地方的區域特色與區域差異,除了地理作為空間舞台,歷史的時間脈絡也就可以加了進來。
所以,若說要用「故事」來學地理。我認為應該是要進行「地理視野」的學習時,把地理當作「故事發展(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平面舞台,而將這些系統地理的知識融入進來,以協助我們了解事物面貌的因果關聯,這樣才有助於我們對於故事發展的理解,才不會淪為零碎知識的死記硬背。
四、
最後,是關於內文地理知識內容的敘述。除了日本與台灣課綱內容的因素之外,本書作者的認知、翻譯過程的文字描述,可能都會是構成本書是否能夠成為一本好的地理工具書,以幫助台灣讀者學習地理的關鍵。接下來,我會列舉書中的一些我覺得值得商榷的內容,希望台灣的地理老師們,如果你也有看到這本書,我們可以互相交流討論。也希望之後出版社,引進國外學科類的相關書籍時,可以更加謹慎一些,譬如這本地理科普書,若能找到台灣的各大地理系所的教授,協助書籍的審訂作業,可能會讓這樣的書,更符合台灣讀者的期待。
◎ 書本內容值得討論與思辯之處
◎ 相關書本內容連結:
(1) (p.25)
*書中敘述:
「緯線並不代表正西方、正東方。」
「緯線是緯度相同的地點的連接線,並不是指地球上任一地點的正西方和正東方」
*我的思辨:
除了翻譯的文句不太通順之外,內容概念還有值得商榷之處。一般來說,我們如果看圖網方格座標,正東方,大概就是指方位角90度。可是作者在書中所講的正東方,好似與「大圓航線」的概念混談了。(對照書中的圖示解說)
(2) (p.28-40)
書中關於「地圖投影」的部分,與我們高中地理課本上所提及的概念,差異甚多。不清楚書中的敘述,是作者的教學邏輯,還是日本的地理教科書也是一樣。這裡不想細談,希望有閱讀過本書的朋友,我們在交流討論。
(3) (p.42-45)
統計地圖的部分,作者把它分成兩大類:「絕對分布圖和相對分布圖」
*書中敘述:
「絕對分布圖用於呈現物件或數據的絕對數值。相對分布圖則使用在比較比例或密度。」
*我的思辨:
姑且不論高中地理教科書,並沒有這樣的分類,但作者把「點子圖」劃歸在「絕對分布圖」上,我就百思不得其解。點子圖的點,是隨機分布的,我們可以從點子的分布,看出疏密狀況,但無法得出確切的絕對數值啊!
而分級符號圖作者把它劃分在絕對分布圖,雖然分級符號圖可以很直觀的呈現絕對數量的差異,但如果把數量轉換成百分比,一樣可以用分級符號圖來呈現呀!
作者把「區域密度圖」作為相對分布圖的例子,我也覺得很奇怪,明明區域密度圖就可以看出絕對數量的差異啊!(用不同的顏色,可以代表不同的數量區間)
(4) (p.59)
*書中敘述:
「錯動性板塊邊界的兩個板塊之間存在巨大擠壓力,此地區的地震十分頻繁。」
*我的思辨:文中的「擠壓力」,應該改成「剪力」。
(5) (p.60-61)
*書中敘述:「地震會發生在隱沒帶還有活動斷層」。以及「圖2-9」。
*我的思辨:隱沒帶和活動斷層,應該是不同尺度的概念。這樣的文字敘述和圖示,實在很容易讓人誤解。
(6) (p.62)
新褶曲與古褶曲山脈的定義,作者把「2億5000萬年前」到現在,造山運動所形成的山脈,都叫新褶曲山脈。這個可需有待商榷,不知道是不是日本學界、教科書都這樣定義,還是作者自己的看法。一般來說,我們會說古褶曲山脈的形成時間大約是於億萬年前所形成。而新褶曲山脈的形成時間,則大約是在千百萬年來所形成的。
(7) (p.66)
*書中敘述:「沿著水平地層分布的平原,就叫做構造平原」
*我的思辨:由於地質構造作用造成的平原,才是稱構造平原。地質構造作用,就是陸地上升或者海平面下降的概念。
(8) (p.67)關於內營力與外營力的敘述:
*書中敘述:
「從地球內部創造地形的稱作內營力,從地球外部塑造地形的是外營力」。
*我的思辨:我覺得台灣的國中地理教科書的敘述,就寫得很清楚明瞭了。
「塑造地表地形的力量,稱為地形的作用力,包含內營力與外營力。內營力是指由地球內部熱力所產生的地殼變動與火山活動;外營力則是指來自地球外部的太陽熱能,藉由風、水等所形成的作用力,產生的侵蝕、搬運與堆積等活動。」(康軒版國中地理)
(9) (p.70)
日本群馬縣「沼」田市。校稿沒有校對好,也寫成「沿」田市了。
(10)(p.73)關於沖積扇的敘述。
*書中敘述:「沖積扇上並不適合開墾水田,因為水會從地面滲光。因此,沖積扇通常不開墾水田,而是以旱田或果園為主。」
*我的思辨:這邊所寫的「沖積扇」,應該是指沖積扇的「扇央」。
*書中又提到:「位於扇頂的細長土地,以及有湧泉分布的扇端,因取水容易,可以作為水田」。
*我的思辨:
扇頂就是為在河流於山麓出谷口處,開始堆積,因為堆積顆粒較大,所以和扇央一樣都容易地表水下滲,扇頂還可能是洪水來臨時,土石流的好發區,即便能有農業土地利用,也應是旱作為主。怎麼會是水田呢?不知道是不是日本哪邊的特有例子,但作者並未在書中列舉實例。
(11)(p.75)
*書中敘述:「洪水發生時,從上游留下的大量土石隨著水流溢出河道,在河邊堆積成帶狀,形成高數公尺的天然堤防」。
*我的思辨:這「天然堤防」,中文地形學名詞應該叫「自然堤」或「天然堤」。
*書中敘述:
「接著,洪水繼續從天然堤防蔓延到離河流較遠的低海拔地區後,細沙和泥土開始沈澱,形成低而平坦的後背濕地。」
*我的思辨:
文中之敘述應是指,自然堤的外側或因地勢低窪,洪水泛濫造成積水,所形成的濕地。然而有一些地方,若有小河流受沙丘阻擋,在沙丘背後積水而成的濕地,也是稱「後背濕地」。台灣的高中地理課本,沒有提過這個名詞,然而書中的翻譯文句,其實也不太平易近人,低海拔地區,翻譯成地勢低窪,不是比較直觀一點嗎?
(12)(p.81)
連島沙洲和陸連島所形成的地形,可以合稱為「沙頸岬」。雖然現在台灣的地理課本上,沒有特別去提到這個名詞。但應該許多地理老師在課堂上要跟學生闡述海岸地形的演育,補充舉例時,也有可能會提及。
(13)(p.92)
*書中敘述:「在北美和加拿大交界處的五大湖也是大陸冰河侵蝕遺跡所形成,是著名的冰磧湖。」
*我的思辨:北美五大湖是冰蝕湖,寫成冰磧湖,應是明顯的筆誤。
(14)(p.93)
*書中敘述:「埃及雖然是沙漠地形,卻有尼羅河這種長年流動的河川。這種狀況大多是因為河川上游位在降雨量多的地區,形成多條河川,從源頭流入沙漠,這些河川稱為外流河」。
*我的思辨:
外流河的定義應該是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就叫外流河。若終點消失在內陸或注入內陸湖泊的河流,稱為內流河。不知作者的說法從何而來?
(15) (p.96)
*書中敘述:
「窪盆或灰岩盆地等坑洞經融蝕後相連並擴大,中央留著塔狀的殘餘部分,稱為石林。中國桂林就是石林的代表。」
*我的思辨:
石林應該改為錐丘,中國桂林的峰林為代表,比較妥當。中國的石林,是在雲南路南,且石林是一種非常高大的石芽(高20-30m),為岩溝之間的突出部分。
(16)(p.114)
*書中敘述:
「北回歸線是夏至的赤道,而南回歸線是冬至的赤道」。
*我的思辨:赤道,就是緯度零度線,並不等於太陽直射的位置,如此比喻,有點奇怪,並沒有比較好懂。文中的「赤道」,直接改成「太陽直射的位置」即可。
(17)(p.116)
這一頁,開始提到了地中海型氣候、夏雨型暖濕氣候、海洋型氣候,還有常溼寒冷氣候、冬乾寒冷氣候…,此時如果要對照台灣地理教科書的氣候分類名詞的話,就會開始打結。直到p.128,才會發現原來作者是採用柯本氣候分類。但即便如此,許多氣候分類的名詞,也不知道是因為翻譯的關係,還是作者本身的理解有狀況,總之,如果不是我拿出「Goode's World Atlas」裡面的柯本氣候分類世界地圖來參考,我真的是會越看越模糊!
(18)(p.121)
關於溫帶海洋性氣候與溫帶大陸性氣候這一段敘述,實在太令人混亂了,我不知道作者到底是要講溫帶季風氣候,還是講溫帶大陸性氣候,而「溫帶大陸性氣候」這個名詞,並未出現在後面柯本氣候分類的名詞當中。所以,實在讓人越看越看不懂。
(19)(p.124)(p.147)
圖3-16,寒流與暖流的顏色應該調整一下,通常暖流會使用暖色系的顏色。另外,圖3-25出現了涼流的字樣。建議暖流、涼流、寒流應該在書中定義清楚,不然讀者閱讀起來會相當混淆。
(20)(p.135)
*書中敘述:「熱帶季風氣候與莽原氣候具有雨季和乾季,熱帶季風氣候乾季不明顯,而莽原氣候乾季明顯」。
*我的思辨:
在我們台灣地理高中地理教科書中,熱帶季風林會拿來與熱帶雨林比較,就是因為熱帶季風會有明顯的乾季,所以有在乾季時部分樹種會有季節性的落葉,於是陽光可照射到地面,使森林底部灌木叢生,難以通行。因此,剛好與本書作者的敘述相反,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譯時,翻譯錯誤之故?
(21)(p.139)
*書中敘述:「熱帶季風氣候就像是乾季不明顯的熱帶雨林氣候,為在整年濕潤的熱帶雨林氣候和乾季明顯的莽原中間。」
*我的思辨:
恩,難到會有乾季明顯的熱帶雨林?當我看到這裡,我就懷疑本書如果不是日文翻譯有問題,就是作者認知與我們認知的差異,然後,也不知道,作者與日本地理學界的認知有沒有差異?
*書中又提到:「熱帶季風氣候之所以出現不明顯的乾季…」
*我的思辨:
到底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哪一個有明顯的乾季?哪一個乾季不明顯?
(22)(p.140)
關於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書中寫一是受季風影響,二是冬天接近副熱帶高壓。我們台灣的教科書,國中會提到季風氣候的成因是因為大範圍海陸性質差異,高中的時候,講到西非幾内亞灣附近的氣候,也會提到熱帶季風,但會強調那是因為行星風系季移而導致冬夏季節風向不同的季風。
(23)(p.143)
書中提到越南和泰國是「莽原」氣候。這個可能顛覆台灣唸過地理教科書的人的認知。但如果去翻柯本氣候分類的世界地圖,就會發現,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和中南美洲與非洲的熱帶莽原氣候,都是Aw(A代表熱帶,w也就是冬天乾燥)。因此,我希望大家可以理解一件事情就是,台灣地理教科書,亞洲地區受季風影響的區域,都稱之為季風氣候,按緯度不同,再分成熱帶、副熱帶、溫帶。其中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冬天乾燥的氣候特性,所以其氣候特性與自然景觀,應與熱帶莽原氣候類似。
(24)(p.145)
關於書中提到「乾燥帶」的分類,我好奇此分類法的原處出處在哪裡?台灣地理教科書沒有提這個,一般讀者或學生,應可略過。
(25)(p.146)
書中提到沙漠的4種形成原因。我們台灣地理教科書,會再細分熱帶沙漠形成的原因,以及溫帶沙漠形成的原因。本書是把溫帶沙漠和熱帶沙漠的成因混在一起講。
(26)(p.157)
*書中敘述:「有些緯度位在熱帶莽原氣候帶的地區,因為海拔較高,最冷月均溫跌破攝氏18度,屬於溫帶莽原氣候」。
*我的思辨:不曉得「溫帶莽原氣候」這個氣候分類是從哪裡來的?
(27)(p.182)
作者把「集約度」分成「資本集約度」和「勞力集約度」,我覺得應該要列舉實例,不然讀者實在不太好懂。
(28)(p.185)
圖4-5,集約旱作、集約稻作。為什麼不分水田與旱田就好了?
(29)(p.190)
*書中敘述:
「英國、丹麥、美國五大湖區周邊,這些地區氣溫涼爽,不過古代曾被冰河覆蓋,原本肥沃的土壤受到冰川刻蝕」。
*我的思辨: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因為冰河侵蝕影響而土壤貧脊,我卻不知,何來原本肥沃土壤之說?
(30)(p.195)
*書中敘述:「…。不過粳稻在氣溫太高的地方生長遲緩,所以主要栽培在溫帶和副極地氣候帶。」
*我的思辨:溫帶可以理解,副極地氣候帶就…,難以理解了。
(31)(p.234)
*書中敘述:
「除了利用礦石製造金屬的鋼鐵業之外,將石灰石加工成水泥的水泥業,以及利用木材製作紙張的造紙業,都屬於原料區位。」
*我的思辨:
這鐵定是翻譯的問題,應改成 :「除了利用礦石製造金屬的鋼鐵業之外,『還有』將石灰石加工成水泥的水泥業,以及利用木材製作紙張的造紙業,都『是』屬於原料區位。」
(32)(p.263-264)
*書中敘述:
「在1970年代以前,先進國家主要出口工業製品,而開發中國家則出口工業原料、燃料和食品,稱為垂直分工。但是,自1980年代開始,開發中國家開始工業化,先進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也開始互相進出口工業製品,這種分工方式叫做水平分工」
*我的思辨:
關於垂直分工與水平分工這兩個名詞,台灣的中學地理教科書是放在產業「生產組織的調整」的脈絡下來談的。不同企業分別從事上、中、下游的生產活動,叫做垂直分工。若產業分工的型態沒有上下游關係,則為水平分工。書中關於這兩個名詞的定義,與我們台灣地理教科書提到的,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33)(p.277)
關於人口轉型模式的介紹,我覺得,直接閱讀台灣的高中地理課本,寫得比較淺顯易懂…。翻譯的狀況,實在翻不是很好,有相關知識背景的我,在閱讀時都要花時間好好閱讀理解了,更何況一般社會大眾或學生讀者。
(34)(p.279)
*書中敘述:「因此,人口增加又稱為人口紅利。」
*我的思辨:
作者這樣的敘述,實在很籠統。台灣的高中地理教科書,有提到若一地區的人口結構,處在勞動力相對豐富的時期,可稱處在人口紅利階段,一般來說,此時期的扶養比應該低於50%。
(35)(p.284)
書中提到的「農村空洞化」。高中地理沒有提這個名詞,那是從農村的角度觀察到的都市化現象,也就是農村人口外流。
(36)(p.303)
書中提到的「內城問題」、「都市仕紳化」的名詞,高中地理沒有特別提到,可以供讀者延伸閱讀的參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