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要怎麼讀懂心智圖筆記呢?──以國一上學期第一課為例〈世界中的台灣〉

  • 作家相片: eduforeveryone123
    eduforeveryone123
  • 9月11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這麼說好了,如果你是一位國一生,家長幫你買了這本《心智地圖3》,結果你翻了翻,卻覺得看不懂,不知道該怎麼看,怎麼辦?

心智地圖3-完全圖解中學地理教材
心智地圖3-完全圖解中學地理教材

我想,多數會接觸到翻轉地理教室的粉絲朋友,應該都是學生的家長。有些家長因為有緣認識我們,於是買了這本筆記書給孩子備用。


不過,既然我現在要寫這篇文章,我還是想把正在看文章的你們,當作我的學生,直接對大家來說明:這本心智圖筆記書,其實可以怎麼看、怎麼運用!


畢竟,當年創立翻轉地理教室這個粉專,一開始設定的受眾就是學生,就是為了暢通學生們的學習管道,讓大家下課後還能有一個接觸地理、練習地理的空間。(雖然現在也不敢保證,下課時滑手機的人,還有多少會願意把時間花在學科學習上~)


什麼是心智圖?


所謂心智圖,其實就是一種系統架構的概念。每一張心智圖都有一個中心主題,然後再從這個中心主題,延伸出下一層的分支。每一個分支也可能成為另一個小主題,然後再繼續往外長出更多的分支。


《心智地圖3》的內容涵蓋了中學地理,也就是國中加上高中的地理課程。我整本書都是以心智圖筆記的方式整理而成。既然心智圖本身就是一個架構系統,所以我特別把「目錄」也做成心智圖的形式來呈現。


另外,因為這本書同時收錄了國中與高中的內容,所以我也設計了「對照表」給大家參考。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每一個地理主題(課程單元)在《心智地圖3》中的頁碼,對應到新課綱(108課綱)的知識架構,並標示它是屬於國中範圍,還是高中範圍。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國中生,建議你先打開這張對照表,先看看哪些是高中內容,哪些是國中內容,再對照你現在學校正在上的課程,就能找到最適合你使用的部分了。


怎麼開始使用這本《心智地圖3》?


接下來,我舉個例子:如果你現在是國中一年級的學生,地理課剛開始,你手上正好有這本《心智地圖3》,那要怎麼使用呢?


你應該會發現,國一上學期的地理課本,主要都是在講「台灣」的內容。這時候,你翻到《心智地圖3》的「目錄」,會看到有一個範圍是 p.88~100,正好就是「台灣」這個單元。

ree

再翻到「對照表」看看,你會發現 p.88 的課程主題是〈世界中的台灣〉,這正好對應到你的地理課本第一課。對照表還會告訴你,這一部分在課綱中的條目是「基本概念與台灣」。

ree

換句話說,國中地理的開場,就是先用「台灣」這個空間範圍,帶你去理解很多基本的「地理概念」所以,第一課〈世界中的台灣〉,就是希望你能先理解「地圖」的概念,知道怎麼在地圖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對世界地圖有最基礎的認識,並且知道台灣在世界上的位置。


接下來,你再往後翻翻課本,會看到後面幾章是「地形」、「海域」、「氣候」、「水文」…… 這樣你大概就能清楚國一上學期要學的內容。而下學期呢?如果你還沒拿到課本,該怎麼辦?別擔心,你只要再翻一翻《心智地圖3》的「對照表」,就可以先偷瞄一下下學期大概要上的地理內容。能不能提前翻翻看?當然可以!


這些筆記是怎麼寫出來的?


首先,我想先告訴你,當時老師在寫這些筆記的時候,可是很費工的。我需要先把康軒、翰林、南一這三個版本的課本都看過一遍,然後再比對課綱的條目,把不同版本的課文內容整理起來,最後才形成我認為最適合教學的知識架構。


換句話說,我先透過不同版本課本的閱讀理解(輸入),再經過消化整理,把它轉化成這張心智圖筆記(輸出


所以當你在讀這張筆記時,可以跟著我在心智圖上安排的知識脈絡去思考:你是否理解我寫下的重點?


而這些內容,理論上你都可以在自己的課本裡找到對應的文字。萬一你看我的筆記覺得「好像有點看不懂」,那就請你回到課本文本,把相關的知識釐清之後,再回來對照筆記。這樣一來,你就能更順利地讀懂整張心智圖。


另外,如果你發現這樣的筆記方式真的對你的學習有幫助,那我很鼓勵你自己動手試試看。看完課文之後,也試著用心智圖的方式來寫一份屬於自己的筆記。


寫完再和老師這本《心智地圖3》裡的內容比一比,看看有哪些地方是你沒注意到的,或者有沒有其他更好的呈現方式。透過這樣的反覆練習,你就能培養出最適合自己學習習慣、而且真正有效的筆記方法。


以上這些內容,如果放在課堂上講解,常常會佔掉我不少上課時間。但我一直相信,對那些真的想把書讀好的學生來說,這些關於「學習策略」的分享,絕對是非常有用的。


雖然我不能保證,只要我講過一遍,大家就一定能學起來,但我相信,認真想學習的同學,肯定會有所收穫。就像現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觀念通了,一切就都通了!


世界中的台灣:這一課到底在講什麼?


第一,如何表示位置


ree

位置的表示方式可以分成兩種,就是相對位置絕對位置相對位置可以用方位距離來表達。譬如空間中(或地圖上)的兩地A點和B點,我們可以說,A在B的東北方,且距離3公里的位置。這就是相對位置的表示方式。


絕對位置,它是座標系統的概念,座標系統又可以分成平面網格座標,和球面座標系統。課本一定會出現網格座標的圖,橫坐標1,2,3….,縱坐標A,B,C….。然後讓你回答地圖中的「甲」在哪裡?然後你就要學會,先讀橫坐標,再讀縱坐標。然後說出甲在(2,B),乙在(3,A)這樣。


至於球面座標系統的例子,就是所謂的經緯線座標系統。你要知道地球是圓球狀,而經緯線是我們為了定義地球上的位置,而有的假想線。


Youtube上有一首翻唱歌曲,叫〈經緯線之歌〉,是由一位國小老師填詞翻唱的,我覺得很好用,國小學過的東西,國中現在再來學一次,應該會很深刻。


ree

你要明白,經線、經度跟時區、時差有關係,你會不會算時差了譬如台灣現在幾點鐘,而英國倫敦現在幾點呢?類似這種問題。


然後緯線、緯度跟什麼有關?跟氣候有關。你仔細看一下課本的圖,把地球分成熱帶、溫帶、寒帶,可以用哪幾條重要緯線來大概區分的呢?


第二,如何閱讀地圖


這個主題的一大重點,就是學會讀地圖。地圖的種類有哪些?一張完整的地圖應該具備哪些地圖要素呢?圖名、圖例、方向標比例尺


其中比例尺的概念,以前國小數學課其實就有學過了。現在放在地理課再教一次,不知道你學會了沒。關於比例尺,我總是跟我的學生說,我們用最直觀的方式去思考:比例尺,就是地圖上的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例。換句話說,就是地圖上如果是一公分的話,那真實地表的距離,會有多少公分呢?


如果真實地表距離是10000公分。那麼這張圖的比例尺就是1:10000,或寫成1/10000。也就是一萬分之一。還有一種表示方式,就是用圖式法的。你用尺畫了一公分,若距離單位是公尺,則刻度應為100。若單位是公里,則刻度則會變成是0.1。


第三,全球海陸分布


既然主題叫〈世界中的台灣〉,當然就要了解一下全球海陸分布的狀況,所以,要請你好好的觀察一下世界地圖:七大洲、三大洋,各是在哪裡?


然後,你除了觀察課本的世界地圖之外,我建議你也可以學習一下我在《心智地圖3》上的簡筆世界地圖,學會怎麼畫。你可以翻開《心智地圖3》的後面 p.177 和 p.179,有簡筆手繪台灣地圖簡筆手繪世界地圖的分解動作教學!



第四,台灣的地理位置


知道了世界地圖,再找到台灣,那不就是「世界中的台灣」了嗎


  • 台灣在哪裡?你如何用相對位置和絕對位置來描述台灣?

  • 台灣所處的地理位置,有什麼特性?

  • 這樣的地理位置,對台灣這塊島嶼有什麼影響?台灣與世界的關聯是什麼?


以上這些問題,你就算沒有看課本,也可以去思考、去探究。看看課本文本都寫什麼,也可以引導你,對這些問題,心中會出現一些更具體的答案。


思考這些問題很重要,它不是選擇題、是非題,這種考試分數的問題而已,而是身為生長在台灣的你,了解這塊土地,本來就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好了,打完收工,下課!

 
 
 

留言


文章: Blog2_Post

訂閱表單

感謝您提交以上資訊!

©2021 by 翻轉地理教室.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